过敏性鼻炎怎么办

2017-05-02 11:31:50 来源:
分享:

过敏性鼻炎引发的鼻塞、打喷嚏大多人常常无所谓,常常是间歇性的鼻塞 。引发过敏性鼻炎的缘由有很多,比如:空气、遗传、慢性鼻炎、感冒、过敏性体质、高血压等疾病,都 有可能致使过敏性鼻炎。在这些疾病中以过敏性鼻炎最为常见。

1.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药物医治由于该型鼻炎病发时间较为固定,故给预防性用药创造了机会。正确应用药物,不但能减轻花粉期鼻部症状,尚可以使部份病例不需很长的减敏注射即可比较轻松地度过花粉期。

(1)色甘酸钠 可通过抑制Ca2+进入细胞、稳定肥大细胞膜,来预防组织胺等介质释放。临床利用的制剂为2%滴鼻液或气雾剂,也有以粉末喷入鼻腔者。应在病发前两周开始利用,逐日3次,每次每鼻孔剂量相当于2.5mg。

(2)酮替芬 既有抗组织胺作用,也有预防炎性介质自白细胞释放的作用。逐日两次,每次1mg口服。病发前两周开始服用至全部病发期结束。在服药后头两周有嗜睡作用,以后可逐步减轻。因此司乘人员、从事精密操作者应予注意。

(3)肾上腺皮质激素 可在不同水平上抑制鼻变态反应的症状。病发季节前1周肌注醋酸曲安缩松混悬注射液或于鼻内利用(气雾剂、滴鼻剂)。鼻内利用可延续至病发期结束。丙酸倍氯米松剂量为400μg/d。1些临床医师常以地塞米松临时配制。据药物动力学研究显示,此种皮质激素经鼻吸收能力较强。

在全部病发期内,还应视具体病情加用以下药物:

(1)抗组织胺药 对控制鼻、眼发痒、多发性喷嚏效果明显,现多为口服制剂。最近几年国外又有鼻内局部利用制剂,据报告效果颇佳。

(2)色甘酸钠眼药水 花粉症患者眼部症状明显者可滴用,也可与地塞米松眼药水交替使用。

(3)鼻减充血剂 如鼻甲组织充血性肿大,可用1%麻黄素滴鼻。为避免产生药物性鼻炎,应中断性或交替性给药,或加服3磷酸腺苷纳。

2.终年性变应性鼻炎的药物医治抗组织胺药、色甘酸钠、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抗胆碱类药物皆可利用。但该型鼻炎有经常以某1症状为主,故应根据病情变化选择或更换药物。某1本来有效的药物若继续服用可能不如先前有效,若能适时改变另种药物(药理作用可以不用)常可见效。特异性免疫疗法特异性免疫疗法又称减敏疗法。根据变应原检查结果,用皮试阳性的变应原物资的浸液,从低浓度开始注射,逐次增加剂量和在1定时间后再增加浓度,以到达特异性减敏目的。这类减敏注射有3种情势:

1.终年性减敏注射根据皮试结果肯定起始浓度后,初次从0.1ml开始,每2~3天注射1次,顺次递增,每10次为1疗程,每疗程为1个浓度。每疗程的浓度1般为1∶106~10∶108,按疗程递增度,最后到达保持浓度和剂量。所谓保持浓度和剂量是指患者所本事受的程度,即不产生局部和全身反应的最大浓度和剂量。1般为1∶102~1∶103,剂量每次为0.5ml。注射次数从每周两次逐渐延至每周1次,每两周1次或每个月1次。该种注射方法的优点是安全,很少产生全身反应,疗效稳定且持久。缺点是所需时间较长,给患者带来不便。

2.快速减敏注射该法是于短时间内即到达保持剂量。此法优点是方便患者,疗效明显。但常常产生1定的局部反应(注射局部肿、痒)和全身性反应(鼻炎症状,胸闷或哮喘)是其不足,故应在有经验医师密切视察下进行。

3.季节前减敏注射主要适用于季节性鼻炎。在花粉期前3个月开始减敏注射,但注射次数须增加,使之于花粉期时到达足够浓度。花粉期过后可停止注射。此法疗效评价不1。

特异性免疫疗法的疗效以花粉症最明显,有报告称有效力可高达90%以上。该疗法疗效产生较慢,故在医治时应和药物配合使用。这类免疫疗法机制还没有明了,可能与体内封闭抗体的产生和肥大细胞敏感性下降有关。外科疗法鼻变态反应时副交感神经活性增高,切断鼻腔融交感神经供给,可下降其活性。这类手术包括翼管神经切断术、筛前神经切断术和岩浅大神经切断术。上述手术均表现有明显的近期疗效,但远期疗效报告不1。

在病史较长的1些终年过敏性鼻炎患者,下鼻甲可产生增生性肥大,以致加重鼻塞等症状。另外也可有中甲肿大或瘜肉样变,可致使中鼻道引流障碍。对鼻甲部行部份切除可明显减轻鼻部症状。有人只将下鼻甲前端切除少量,也可收到明显效果。

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