萎缩性鼻炎的发病机制

2017-05-04 16:29:36 来源:
分享:

萎缩性鼻炎是1种发展缓慢的鼻腔萎缩性炎症,其特点为鼻腔黏膜、骨膜和骨质产生萎缩。其病发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两类。

(1)原发性:认为是全身疾病的1种局部表现,可能与缺少脂类及脂溶性维生素,或与营养障碍、微量元素缺少或不平衡、遗传因素、胶原性疾病等有关;亦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有1定关系,因多发于女青年,并在月经期症状加重。最近几年来随着免疫学的发展,发现本病患者大多有免疫功能紊乱,故有人认为,本病多是1种免疫性疾病。

(2)继发性:由局部因素引发,萎缩性鼻炎的发病机制,如鼻腔粘膜遭到外伤或手术切除过量,或因患特殊沾染病如结核、硬结病、麻风、梅毒等而至。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晚期,或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长时间脓涕刺激,产生纤维结缔组织过度增殖,致使鼻粘膜的血行受阻、营养障碍而致萎缩,萎缩性鼻炎的发病机制。鼻中隔极度偏曲,1侧鼻腔宽大,增强的气流的刺激,或因粉尘或有害气体的长时间刺激也可致病。曾有人提出本病是由于特殊细菌的感染,如臭鼻杆菌或类白喉杆菌感染,萎缩性鼻炎的发病机制。现认为这些细菌不是真实的病原菌,仅为萎缩性鼻炎的继发感染。

分享: